怎么才能培养一个睡神宝宝;或者,我的宝宝已经是睡渣了,还有救吗?该怎么办?
今天,我们就好好聊聊这个事儿。
(相关资料图)
01
首先,你必须知道的是: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你可以观察他对外界的反应:是倔强的,还是随和的;是敏感的,还是神经大条?
这个方面,详情请看:
我家娃就是传说中的“熊孩子”、“鼠孩子”、“蘑菇孩子”、“仙人掌孩子”……这可怎么办?
所以,在培养睡神宝宝之前,请一定先弄明白,自己的宝宝具有怎样的个性?
“如果你能将睡眠训练方法与你孩子的气质相匹配,你就会更容易获得成功,看到更快的结果。”芝加哥儿科医生,也是《健康睡眠习惯》一书的作者Marc Weissblth这样说。
费城儿童医院睡眠中心副主任Jodi Mindell说:“一个敏感的孩子需要一个更慢的方法。”然而,一个意志坚强的孩子可能会做得好一些。
因为个性不同,所以,宝宝的睡眠特性也是不同的。
宝宝绝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带着自己独特的性情来到我们身边的。
有两个孩子的父母或许能够看到这种差异,一个天生是睡神,而另一个,即使你用尽各种方法,却仍然是睡渣。
但是,无论如何,你都要努力去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
否则,还能怎么办呢?
而且,不仅要考虑宝宝的情况,也要考虑你自己的。
先认识你自己!
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最可能怎样做?
如果你非常敏感,对于宝宝的哭声毫无抵抗力,那就慢慢来。
如果你神经大条,那请多关注一下宝宝,对宝宝的哭声敏感一点。
02
从出生开始
一、满月前宝宝的睡眠模式
满月前的宝宝,一天往往会睡很多次觉,总共的睡眠时长可以达到16至17小时。
但是,他们或许每次持续睡眠一两个小时,醒一会儿,吵醒老母亲,然后接着睡,无论白天或黑夜。
不过,也有的宝宝是睡神,他们的睡眠情况让老母亲感到震惊甚至惊慌。
“我9天大的宝宝几乎一整天都在睡觉,时间超过20小时!”一位妈妈说。
睡眠情况因人而异,确实有些新生儿每天的睡眠时间长达20小时。
二、为什么宝宝的睡眠模式是这样的?
当然,前一种情况更为常见,这是有道理的:
婴儿的睡眠周期远远小于成人的睡眠周期,婴儿在快速眼动睡眠(REM)中花费更多的时间,这对于宝宝的脑发育是必要的。
【注:睡眠周期,分为快速眼动睡眠(REM)和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
但是,这也造成他们每次睡眠的时间较短,容易反复醒来。
对宝宝来说,这是一个必要的生理阶段。
不过,好消息是,这一般不会持续很久。
在6到8周大的时候,大多数宝宝开始缩短白天的睡眠时间,延长晚上的睡眠时间,虽然,他们也会在晚上醒来,吃点夜宵,或者玩一会儿。
这个时期,你就应该:
三、尽早养成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
当宝宝一个月大的时候,你就可以开始培养他良好的睡眠习惯。比如:遵循有规律的睡眠时间。
婴儿越小,就越容易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具体怎么做呢?
1、首先,你需要观察宝宝的规律;
注意宝宝什么时候可能会困,通常的建议是把婴儿的睡觉时间定在7点到8点之间,不过,这并不绝对,因人而异。
而且,以我国幅员之辽阔,北京时间的7到8点,或许乌鲁木齐还是下午。
如果时间合适,宝宝就很容易睡着。如果晚于这个时间,他可能会因为太累、太烦躁而难以入睡。
请一定记住,宝宝太困太疲倦,往往更加难以入睡。
2、选好后,坚持下去;
婴儿的睡眠需要建立规律。
如果你每天晚上在同一时间把宝宝放在床上,他很快就会知道,这是该睡觉了。
当然,我必须要指出的是:
这只是总的原则,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有的宝宝只需要两三天就会很配合,有的宝宝就是喜欢折磨你。
3、睡前仪式;
选择三到四个舒缓的活动,每晚和宝宝一起做。
比如:给宝宝洗个澡,做个按摩,亲子阅读,唱摇篮曲,等。
如果你在洗澡结束后的半小时内坚持做这些常规动作,宝宝的睡眠会更加容易。
4、把孩子放在床上。
有些宝宝是天使宝宝,他们可以通过自我安抚而入睡,比如:舔舔床单,哼哼小曲,玩玩小手,然后,就自己睡着了。
不过,那是别人家的宝宝。
很多孩子需要安抚才能入睡。
关键是,你怎么去安抚他?
不少妈妈选择抱睡、奶睡,这确实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但是,宝宝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学得非常快,一旦你这样做了,他们会坚持让你持续这样做。
而且,不仅仅是睡前,在夜间醒来时,他们也会顽固地要求你这样做。
这些宝宝可能会表现为反复夜醒。
其实,其他宝宝也会夜醒,不过,他们醒来后有可能通过自我安抚而入睡,所以,妈妈并不知道。
因此,作为妈妈,你必须考虑清楚,宝宝长期、频繁的夜醒,每次都需要你抱、需要你喂奶,你自己能否承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应该试着找出一种自己和宝宝都能接受的安抚方式。
例如,催眠曲、安抚奶嘴,等等。
总之,原则就是:安全有效,而且,你和宝宝都能接受。
新手妈妈和准妈妈们请反复读一读上面这部分内容,仔细想想,慎重考虑一下这条建议。
毕竟,你们还没有经历过人世间的险恶。
03
如何拯救你,我的睡渣宝宝?
可悲的是,很多妈妈看到本文时,孩子已经是睡渣宝宝了。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
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我要对自己说:“好好听D爸的话。”
如果要为这句话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但是,时光无法回头,现在只能硬着头皮解决问题吧。
一、对于入睡前的做法,与前面相同。
二、如果宝宝夜间反复醒来,怎么办?
请一定记住,当宝宝醒来时,不要和他玩。
保持安静,可以喃喃低语或用催眠曲。
这样会让宝宝懂得,这是晚上,是睡觉的时间。
当然,也有的宝宝非常执着,一直大哭大闹。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是由宝宝的“气质”特征所决定的(前文已述)。
这些宝宝更加考验家长的耐心,具体的处理方式并没有标准答案,但原则有两点:
1、接受宝宝的独特性,慢慢来;
2、温柔而坚定。
可以轻轻拍他;给他唱催眠曲;告诉他,妈妈爱他,但现在是睡觉时间(不要认为宝宝听不懂就不说)。
尽量不要抱他起来,更不要和他玩耍。
对于已经养成夜醒后需要抱起的宝宝来说,这一习惯很难改变,如果你不抱他,宝宝会哭上一阵,甚至有的宝宝会哭得撕心裂肺。
很多妈妈担心这样会不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我也看到过也有不少文章对此口诛笔伐。
其实,孩子的睡眠好不好,关系到母子双方。
应该依据母子双方的需求和接受程度以及母亲对孩子哭闹的忍耐能力来作出调整,最终达到母亲和孩子都能满意、都能睡好。
让我们来看看权威的资料是怎么说的:
1、首先看看《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六版。
这本书算是育儿科普界的”圣经“吧,它是这样写的:
对于出生后第一个月的孩子:
“不管他在婴儿床上或醒着时,尽量避免让他哭闹。相反,你要对这些眼泪做出反应,做任何能够安慰孩子的事,例如,轻轻地唱歌、播放柔和的音乐、把灯光调暗和(或)轻轻地摇他。如果需要的话,把他抱起来,5~10分钟后把他放回婴儿床里。通过各种方法让他更舒服,你能将他睡觉的时间和质量最大化。”
但是,过了这个时期后,
“有一点很重要,需要谨记:有时候你可能需要让孩子自己哭着睡觉,这不会有任何伤害,你也不需要担心。记住,你有一整天向孩子表明你有多么爱他、多么关心他。在晚上,他需要知道这是睡觉的时间。在那些你让他哭的晚上,其实你正在帮助他学会自己平静下来。他不会认为你抛弃了他或者你不再爱他,他从你白天的行为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换句话说,根本没有必要担心。”
顺便提一句,对于这本书,我有过介绍,可以看看:
介绍一本靠谱的育儿好书(附电子版资源,不卖书)
不过,虽然冠着美国儿科学会这么响亮的名头,这也仅仅是一本通俗的科普书。那么,我们医生用的专业资料怎么说呢?
可以再看看临床医生的”随身宝典“,Uptodate,上面是这样写的:
“2项研究专门检验了行为干预对儿童发育的影响,发现无不良影响。一项针对婴儿的随机试验发现,行为干预(渐进式哭声免疫法和调整就寝时间策略)1年后并未对婴儿造成不良应激反应(通过测定唾液皮质醇含量确定),也未影响亲子关系。”
“同样,一项检验行为干预对婴儿影响的研究在孩子6岁时进行了相关测定,并未发现有证据表明该治疗会对孩子的精神健康、睡眠、心理社会功能和压力调节、亲子关系以及母亲的精神健康和父母教养方式产生负面影响。”
我把具体的研究文献也放在这里吧:
Gradisar M, Jackson K, Spurrier NJ, et al.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for Infant Sleep Problem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Pediatrics 2016; 137.
Price AM, Wake M, Ukoumunne OC, Hiscock H. Five-year follow-up of harms and benefits of behavioral infant sleep intervention: randomized trial. Pediatrics 2012; 130:643.
当然,医学必须严谨,不能根据某一个研究、某一篇文献来作出最终的判断。
但是,高质量的研究,其意义远远大于无依据的猜测和人云亦云。
请特别注意,我所引用的Uptodate上的这两段话,其中的“行为干预”指的是网络上臭名昭著的“哭声免疫法”。
在网络的有力宣传下,“哭声免疫法”已经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是,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它到底是什么,仅仅认为是:
“哭了不要抱,让他哭!”
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这只是一种根据孩子的睡眠行为模式而作出的应对方法,实际操作中会依据家长和孩子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
医生不是冷血动物,不会要求家长放任孩子哭而不管不顾。
但是,作为父母,过度的焦虑和紧张,对于解决问题,往往无济于事。
最后,可以再看看我的这一篇:
宝宝反复夜醒,怎么办?------专业的医学建议是这样做:
说明一下,这一般适用于达到“睡眠障碍”诊断标准的孩子,如有怀疑,请到正规医院就诊。
04
尾声
宝宝的睡眠,是困扰很多父母的大问题。
新手妈妈的崩溃,往往从宝宝夜间的一次次哭闹中开始。
上面这句话,我想,拥有睡渣宝宝的亲们,都懂,这就是我们的接头暗号。
所以,这篇文章,你值得拥有!不过,也别忘了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