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未来30年里,我们手里的伪资产会让我们数十年积累的财富缩水速度比别人快10倍。而且有没有发现身边聪明的人行为,你越来越看不懂了吗?
当全国的房产销售市场在持续走低的时候,上海豪宅的成交量从19年开始涨幅超过了50%。一般人看到的是有钱真好或者是人傻钱多。但从有钱人角度看到的是趋势是某一种信号。说句忠言逆耳,越来越多的人手里攥着是伪资产,而离真正的资产会越来越远。
普通人能接触到的是股票、房子现金,不一定真的就是特别好的资产。首先普通人应该学会快速切换资产的频道,比如在19-20年股市大涨的时候,大家还在疯狂赚钱的时候就开始有人试着退出21年底到22年时结果一路跌到3000点,短期内是不可能有赢家的。而且短期投机真的不适合我们。大多数人从2017年以后开始已经没有持续的财富增量价值了。
我们要知道当一个鱼塘没有外部饲料投喂的时候,就是大鱼吃小鱼。在这种典型的充满情绪变化的市场里,资产风险要上升一到两级。确实普通人不要听什么小道消息,而所谓的消息也是别人有条件的,有筛选的放出来的,也不要去做短线盯盘。上班的时间就先保住工作认真工作,把工作的价值做到最大,也不要去学技术面、k线的分析。因为在实时性准确性这一方面,我们是拼不过一个手机软件的,而公募基金或许就是我们未来20年里风险最高的投资方式了。
其次再说一个老生常谈的现象,我们会发现奋斗几十年的房产竟然变成了伪资产,像大部分县域的房子应该在悄悄下降。那么房产的下半场是多极分化的时代,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还在涨,那非核心却进入了滞胀期,隐藏在背后的缩水还是非常恐怖的。一些偏远的又或者是老破小、非学区的,最终的结局肯定是滞胀滞销。
那么房产时代上半场为什么能闭眼入,还是在于全民刚需,但刚需的人都已经上车了,况且00后一代的房子父母也早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甚至儿孙辈的也已经有了。
那么下半场聚焦的就是改善升级,品质又极其重要。新楼盘还在滞胀滞销的时候,更何况老破小指着房子养老或者是看病,已经是越来越不现实的事情了。
最后我们就要面临的是一个最真实的最现实的一个大环境。因为银行里的存款也在逐步变成伪资产。5年前的存款收益接近于3年的,3年期的收益有的甚至是低于3年期的。所以利率倒挂的局面,我们还是有可能会见到的存款所产生的被动收益慢慢趋近于零。
回顾一下,3年前的大额存在收益是年化4%,现在3%都不到吧,两三年前银行的理财还有保本保息这一说法。现在别说收益了,保本也是全面取消了。所以我们会发现有钱人会越来越多的转向,复利3.5的增额寿和年金险了。我们应该知道能够写在合同上,未来锁定一个复利收益。对普通人来说是多么的困难,或许还是会有人等到1%的平均收益时,才能够理解到,高到两到三倍的复利收益是什么概念。有人说这也跑不赢通胀,那父母那一倍如果提前配置的话,配置了当年10%的年金的时候,那是不是就能跑赢了?如果说能一步登天,也许就不用等到现在了。所以为了能养得起老看得起病,我们就要提前比别人更有意识的去合理配置我们的资产。